近年来,市工商联结合“三服务”专项行动,积极发挥工商联商会调解组织在化解涉企纠纷、协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促进“两个健康”,为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2024年12月,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全国工商联“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活动工作突出商会调解组织。
2024年4月,市工商联成立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突出“立足商会、服务企业”工作理念,制定调解规则,优化组织架构,由市工商联(总商会)主要负责人任调委会主任,班子成员任调委会委员,把商会调解工作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目前该委员会有调解员22人,其中专职调解员3人,兼职调解员19人。
此外,指导县(区)和基层商会分别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分别拨付3家工业园区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各5万元、2家乡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各1万元的经费补助,发挥园区协会服务企业一线和乡镇商会协同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与经验,打造商会调解全新品牌。
渝水区水北镇习家村和邓家村存在山地纠纷,两个村一度关系紧张。水北商会派原常务副会长习润根找到两个村小组负责人,调解矛盾纠纷。经过商议,他先后斥资50万元租下“纠纷之地”,又投入资金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带动两个村1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将“纠纷之地”变成“发展高地”。
市工商联将工作力量下沉服务企业一线,并邀请资深退休法官设立工作室挂点联系各级商会调解组织,积极开展法律维权、法治宣传、企业合规建设等工作,对调解过程中发现的企业风险及时提醒,引导企业完善合规制度,加强法治民企建设。
新余高新区某上市公司受市场环境影响,合同纠纷增多,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该公司纠纷案件7件,调解成功6件,帮助该企业有效化解矛盾争议,减轻企业诉累,得到企业好评。
市工商联还与驻地渝水区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集中受理并委派调解,确保机制高效落实。2024年6月建立机制以来,市工商联已受理涉企民事纠纷案件63件,其中本级受理48件;委派下级商会调解组织15件,其中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27起,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