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新余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余府办字〔2025〕11号),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发〔2023〕30号)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21〕40号),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2022〕42号)和《江西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赣环固体字〔2024〕22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新余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二、建设目标
一是到2025年,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逐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5%,农膜回收率保持8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30%,力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抽查合格率达98%。
二是到2027年,争取列入国家“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力争建成“无废细胞”150个,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按照国家《“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要求,结合全市生态基础、经济发展及产业特点,确定了50个新余市“无废城市”建设三级指标,其中必选指标25个,可选指标22个,特色指标3个。
三、实施范围
“无废城市”建设实施范围为新余市行政区域,具体包含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铁新区和分宜县。
四、主要内容
(一)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力构建富有新余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三是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等发展路径,推动“无废园区”建设;四是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加大产品应用领域深度融合;五是深入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和高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六是落实矿山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方案,持续进行绿色矿山建设技术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加大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二)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一是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现源头减量,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积极开展就地分类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二是开展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创新技术应用,提升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率;三是推进塑料生产企业革新,推动从源头减少塑料生产和使用,加强废塑料规范回收和再生利用,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四是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秩序。
(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一是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加大绿色建材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发展。二是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三是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深入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发展模式;四是培育壮大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全产业链发展;五是加强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全面提升全市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能力;六是提升建筑垃圾利用处置能力,配套布局消纳场所,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七是组织开展辖区存量建筑垃圾摸底调查,全面治理非正规建筑垃圾堆放点。
(四)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提升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善“园区农业主体小循环、园区生产中循环、带动县域大循环”的三级循环体系;二是推进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体系建设,鼓励秸秆高值化还田;三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四是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处置,健全回收体系,探索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奖励制度;五是推动农药和化肥减量增效,推进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
(五)切实防控环境风险,加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一是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管控,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强化危险废物实时监管;二是完善危险废物收运贮存体系建设,推进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和处置能力建设;三是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水平,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体系;四是提高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提升医疗废物处置应急管理水平;五是健全危险废物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强化“五全”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
(六)推动“无废细胞”建设,打造“无废”理念宣传高地
一是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窗口,以传统模式与创新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无废新余”为主体的立体化宣传活动;二是积极培育“无废细胞”,到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力争建成50个“无废细胞”;到2027年,力争建成150个“无废细胞”;三是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教育,打造“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公众教育活动。
(七)加强“四大体系”建设,提高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完善部门间的协同处理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类固体废物回收和利用处理体系的有效整合,提升“无废”建设保障能力;二是完善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固废资源利用技术攻关,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治理水平;三是优化市场机制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市场体系,激发“无废城市”建设活力;四是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联合联动执法,依法依规查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解读单位:新余市生态环境局
咨询电话:0790-6422010